那哀哀弦歌的“歌者”是谁?诗人只是高楼之下听曲之人,他无从得见,使得这个弹琴者成了一个谜,其实,也不是谜,乱世里,这样的悲凉之音本是随处可见的,又何必问是谁在伤心!
她在铮铮地弹,他在全神地听。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古代的乐音分为“五声”, 宫、商、角(jué)、徵(zhǐ)、羽。《灵柩·邪客》中把它与五脏相配,脾应宫,其声漫而缓;肺应商,其声促以清;肝应角,其声呼以长;心应徵,其声雄以明;肾应羽,其声沉以细。那么,“商”音应该是清切而多伤的,加之随风飘散,更添凄凉。而悲弦奏到“中曲”,渐渐纾婉萦回,郁结凝重,仿佛无限的悲哀无处安置。
想后来,大唐某个夜晚,白居易于“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浔阳江边,听一娼家女弹琴,彼时,他正于贬谪中,郁郁不得志,而娼家女也是天涯沦落,嫁为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她弹到动情处,也是“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别有忧愁暗恨生”。弦很轻,愁很重,万钧的愁凝于轻轻一根弦,心里排山倒海般的幽怨,汹涌而至,只想找到一个出口,却不能肆意,这不是声的哽咽,是心的哽咽和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