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运的是,朱胜的想法和朝廷不谋而合。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为了稳定军心,以文定武,明英宗下令‘全国凡是有武卫的地方都要设卫学,选优秀的武官与军士子弟入学接受教育’。兴奋的朱胜捐出一所住宅改建成学校,也就是天津最早的卫学,最早的官办学校——文庙。最初建的是堂斋公廨,有明伦堂和志道、据德、依仁、游艺四斋,只是条件简陋,但毕竟给军人子弟找了一个读书的地方。
正统十二年(1447),大成殿建成,供奉着孔子以及孟子、颜回等人的牌位,这时,文庙已是一庙两用,既是学生读书的地方,也是祭祀儒家始祖孔子的场所。
文庙在天津旧城东门里,又名孔庙,因与武庙相对,俗称文庙,是天津市区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建筑群。清雍正年间,天津府、县同设治所于城内,庙东是府庙,庙西是县庙,有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和配殿。府庙主体殿顶均用金黄色琉璃瓦覆盖,雕梁画栋,装饰精美。庙外有两座二柱三楼式牌坊,是天津市内仅存的过街牌楼。
文庙的春天是最妙的,白天,轻风习习逐大殿,晚上,窗外浓阴筛月影。进文庙,先看见的就是泮池。这是个架着石桥的圆形水池,语义出自《周礼》的“辟雍”,指周天子设置的四面环水的大学堂。踏过泮池,就等于走进了最高学府。泮池水连通着海河,海河水位多高,泮池的水位就多高。泮池内壁上探着几个石雕的龙头,据说,龙头是海河水位的测试表,泮池水在龙舌,说明海河水位恰好;要是高过龙鼻,就有洪涝的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