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郭沫若在他的史学研究与史剧创作之间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动力结构。同一种意识形态主题分别用史学与史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史学通过‘真实性’获得话语权威,史剧通过艺术性使这种话语权威获得大众的认可。”[9]也就是说,郭沫若的史剧创作承担着某种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任务,其中潜藏着对未来民族国家的想象和寓言。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剧作《屈原》能否支持、印证这一说法。
3.阅读评论摘要5,分析郭沫若“诗性”特征的成因。
第三节 夏 衍
内容提要
夏衍在杂文、报告文学、戏剧、电影、小说、文艺批评等诸多领域均有建树,但主要成就还是集中在话剧创作。以1937年春创作的《上海屋檐下》为分界点,其话剧可分两期:前期创作大多取材历史,但过于片面强调政治倾向,剧中人物有时代传声筒的特征,代表剧作有《秋瑾传》《赛金花》。后期则转向现实生活,强化了对人物性格、内心活动的刻画和描绘,作品有《一年间》《心防》《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上海屋檐下》标志着夏衍在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上的巨大成功。它在叙事模式上延续了胡适—曹禺所熟用的“家庭—社会”模式,将五户人家并置于一个场景,凭借结构主线、副线的巧妙安排,使情节相互缠绕却线条分明,最终以底层家庭的横截面描述完成了对社会文本的宏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