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哀公按照庄子的建议下了这道命令,五天之后,全国几乎没有敢穿儒服的人了。只有一个男子仍穿着儒服站在哀公的宫门前,哀公立即召见他询问国事,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庄子说:“整个鲁国真正的儒士只有他一个人。”
大多数人都有盲目从众的心理,社会流行什么,他们就会跟着赶潮流,因而社会上常常鱼目混珠,泥沙俱下。作为儒学发源地的鲁国,人人都穿着儒服,以显示自己儒学深厚,以致鲁哀公误以为他的臣民普遍“文化素质高”,其实不然。大多数人,甚至十之八九的人都是在“随大流”。因此,当哀公下令判不懂儒学而穿儒服的人死罪时,“冒牌货”们便纷纷露出了真面目,只剩下一个真正的儒士。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讲了类似的故事:战国时期,齐王非常喜欢听吹竽合奏,好吃懒做的南郭先生想办法混进了乐队,他不会装会,摆出一幅行家的样子,混在队伍中抱着竽假吹。
不久,齐王死,湣王继位,湣王喜欢听吹竽独奏,要求一个人一个人地给他吹竽,南郭先生立刻心虚了,害怕被湣王治罪,连夜逃出王宫。
很多事物的外在形式与内容本质往往不一致、不统一。有些事物有明显的形式而无深刻的本质,有些事物有深刻的本质而无明显的形式,形式、内容俱佳的事物并不多见。即使是同一个事物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内容占上风而忽略形式,有时形式占上风而影响内容,能两全其美者,实在是少之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