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鹤琴认为,特殊教育固然有其特殊性,但教育目标、课程教材及其教学方法不能偏离“活教育”的基本宗旨。他说:特殊教育的“目标则仍是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③,“常态儿童可以运用单元法,低能儿童更应采用单元活动,使教学、做人、生活打成一片。课程方面,运用五指活动。
至于教材内容,更应采取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知识。凡日常生活习惯,职业技艺教材,都是低能儿童最需要的东西”①。1947年3月,陈鹤琴开始筹建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并出任院长,拟对盲目、聋哑、伤残、低能和问题儿童五种特殊儿童实施“活教育”。第一期为聋哑班,开始招收10余人,后来增加到21人,采取个别教导制,其“国语、常识、算学等科采用高初级小学临时编订本。发音之教材,则为注音字母,单字及短句,先以与日常生活有关之字句为基本,渐及繁难”②。图画手工则主要是让儿童仿效及剪贴,尽量使儿童运用思想,启发其创造力;其教法的基本原则就是适应盲童的个别能力及兴趣之需要。除聋哑班外,后来又招收了伤残儿童班等。可以说,特殊儿童辅导院十分注重特殊儿童的生活经验、动手能力、个性兴趣等,整个教学工作中贯穿着“活教育”实验的基本精神。此外,陈鹤琴还撰文介绍美国的特殊教育经验,组织参加各种特教座谈会,并在《活教育》刊物开辟“特殊教育研究专号”,进行特殊教育的理论宣传和经验介绍。由于陈鹤琴等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走上了正轨。1952年,上海特殊儿童辅导院改为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后又改称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