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从各个方面推行重农政策,其结果是显见的。随着国家政治局面的日益安定,社会经济也得到恢复与发展。正如唐太宗所说: “贞观以来,手不释卷,知风化之本,见理政之源。行之数年,天下大治而风移俗变。”
贞观时期,要扭转社会凋弊的局面、克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困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只有经过多年地不倦地努力,才慢慢地呈现繁荣的景况。
关中地区是唐王朝的京畿之地,首先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至贞观三、四年,关中农业丰收,流散人口纷纷回乡。但就全国范围来说,如魏徵指出,从伊、洛以东,直至泰山,还是“人烟断绝,鸡犬不闻”的荒凉状况。旧史称: “至四年,米斗四五钱,外户不闭者数月,马牛被野,人行数千里不赍粮,民物蕃息。”这显然是言过其实的。当时山东地区尚未富庶,然而,社会秩序已趋安定,农业生产日益复苏,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贞观六、七年是关键的年份。这两年,风顺雨调,连续丰稔。广大的山东地区改变了昔日残破的面貌: “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贞观七年,唐太宗面对“海内康宁”的显赫政绩,回想起从前那场关于“理政得失”的辩论,风趣地说: “唯惜不得使封德彝见之。”封德彝死于贞观元年六月,倘若健在的话,不知会有何等的感想!历史事实证明, “败乱国家”者不是魏徵,而“不识时务”者却是封德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