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中国社会的情形看,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和实践,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对于发展问题的深刻认识和新世纪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社会开始了自己的改革开放历程,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在艰难的国际环境中起步。邓小平同志一开始就敏锐地意识到,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发展一靠科技二靠教育,“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正是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再加上党的正确领导、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我国才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保持了经济的高速发展,积累了比较丰富的人力资源,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一步、第二步战略目标,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党和国家也清醒地意识到,现代的小康社会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和发展很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和人力资源开发还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把这些问题概括为“城乡差距扩大”“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资源环境与发展不协调”以及“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协调”等诸多问题。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或发展问题,有的人模仿当年罗马俱乐部的口气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极限”。如何抓住今后二十年的战略机遇,积极地克服这些问题,使中国经济和社会继续保持一个稳步发展的势头,是关系到中国社会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了要树立新的“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很显然,要实现这种新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不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开发丰富而优质的人力资源是不行的。在我国,学习型社会的提出和实践,与世界其他国家一样,都是为了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新任务,都是为了极大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水平,从而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相关影视:铁道飞虎高清影视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