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像破坏运动”成为东正教官方政策的30多年间还发生了多次的破坏与迫害运动,到了公元787年,这项政策被废止了。这得归功于当时摄政的雅典的伊琳娜女皇(Irene of Athens),也是后来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137]。尽管伊琳娜努力在修道院和教堂里为画像争得一席之地,却无力阻止30年后发生第二波“圣像破坏运动”,这场运动后来在皇后狄奥多拉执政时期被终止。狄奥多拉的丈夫是皇帝西奥斐卢斯(Theophilus),他对“圣像破坏运动”持包容态度。在他于公元842年去世后,狄奥多拉改变了以往简单粗暴的政策,也彻底遏制了“圣像破坏运动”的暴力情绪。也因此,虽然人们认识到圣像的力量与局限并试图加以保护,但在最关键的时刻,是两位女强人最终起了作用。传说在第一次“圣像破坏运动”中,有人曾把君士坦丁堡主城门上的耶稣肖像摘下来,结果遭到了一大群妇女的愤怒指责[138]。
在狄奥多拉恢复圣像与绘画后的几个世纪,也就是从公元9世纪中叶至13世纪中叶(被称为拜占庭中期),正是君士坦丁堡艺术创作的黄金时期。人们重新燃起了对古罗马艺术的热情,教会与帝国的奢侈品制造技艺也越发精良。早期基督教艺术中璀璨耀眼的玻璃马赛克在这里找到了知音,一些小巧精致的物件、珠宝和圣物盒都是用掐丝珐琅制成的,这种新工艺通过金属丝隔出不同的色块,再将熔化的玻璃滴融嵌在金属表面。其中最精美的作品之一是一个真十字架圣物匣(Staurotheke,这种圣物匣据说保存着耶稣受难时那个木十字架的碎片),这个圣物匣是由君士坦丁堡的工匠制成的,表面覆盖着耶稣、圣母、圣徒和天使的珐琅图案,做工精美,成本高昂,足见其用心良苦,也烘托出匣内圣物的力量,其中还包括耶稣出生时的襁褓碎布片和他下葬时的裹尸布。在拜占庭的想象中,只有珠宝、黄金与精巧的工艺才配得上这些神圣信仰的物品,这些工艺品也将帝国的显赫皇权与基督教的荣光紧密地联结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