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述的理念和方法来看,中西史学比较研究,工作是艰难的,而前景是令人兴奋的。中国史学工作者在这方面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从而促进中国史学以更大的步伐走向世界。
中外史学比较研究,一是要提高认识,二是要摸索方法。在认识上,这些年来我们都有所提高,也增强了这方面的自觉意识。在方法上,这些年来也有一些探索。这种探索,是否可以概括为这样几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一对一的比较,即一个史家与一个史家的比较,或是一本史书与一本史书的比较。这种比较的长处是,能够把问题展开,做深入的、细致的、全面的比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其不足之处是,或因时代的“错位”,或因社会历史条件的不同,这无疑会给比较带来困难,而对于比较所得的结论,往往也会使作者下笔踌躇。第二种模式是提出问题做比较,如上文说到杜维运在《与西方史家论中国史学》一书中,提出“天道色彩”与“理性主义”、历史资料与历史思想等问题,做中西史学的比较。这种比较的长处是,能够把问题提得极为鲜明,也可以使人产生深刻的印象,但在判断上如不谨慎,则容易陷于片面或武断。这是因为史家所提出来的一些问题,在中外史学发展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故难以做断然的结论。第三种模式是以时代作为比较的对象。这种比较的长处是,作者有较大的空间进行思考和发挥,既不限于一人一书,也不囿于某个问题,可择其可比者比之,不可比者避之,所做判断亦可留有余地。这种比较模式的难点在于,在相同纪年的范围之内,所比史学的生成历史条件、社会环境可能有所不同,这又会给判断带来困惑。第四种模式是,以时代为框架、以彼方为参照、以己方特点为依归进行比较。这种比较研究的长处是,顺其自然而论说之,使“绝相殊异”处与“遥相吻合”处皆跃然纸上,凸显于读者面前,以促进互相吸收、共同发展,达到比较研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