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B
我对大儿子非常严格。二儿子很乖,像个宝宝,所以我只批评大儿子。我期待大儿子可以像个大人,该有很强的责任心,能够主动写作业,能处理好自己该做的事。如果他做不到,那就不可饶恕。有一天,老公笑我像个后妈,大儿子表示同意:“我也觉得妈妈不像亲妈。”那天,我感到非常伤心。我的思维和方法错了吗?
心存欲求,是一个人活着的证据。如果明确认识到内心的诉求,我们就可以找到满足那个欲求的健康的方法。然而,如果每个人为了满足自我欲求,而坚持自己认为“正确”或者偏好的方式,就有可能引发暴力行为。此时,那个偏好的方式大多与自己的核心信念密切相关。因为人们之间的矛盾不是源于与欲求发生了冲突,而是源于满足欲求的手段(方式)。
我们偶尔无法以想要的方式满足核心欲求时,可以从执着于偏好手段的思考中脱离出来,或者集中于本质欲求,明确问题,就能发现合理解决问题的方式。
为了教导或者帮助某人,我们应该首先理解自我的核心欲求,诚实地理解自我。因为理解核心欲求,是真正促成自我与对方发生改变的影响力。而且,理解对方的同时,也是承认了对方在尽力满足自我欲求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