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多图大可能形成“死城”。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要达到60%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但城市新区建设不乏隐患:一是大兴土木,以大为贵,“大城小区”,大同小异,甚至同一个城市数个新城,功能重叠,重复建设,大马路、大立交桥、大人工湖、大喷泉、大广场比比皆是,欧陆风情、仿古风格相互模仿。这种大尺度、大生态的空间,导致服务业发展成本过高,容易形成“死城”。二是密集投建,多头竞争。城市“摊大饼”带来的路网交通投入不菲,建城欠债大量发生。有研究数据显示,全国新城新区规划可容纳34亿人口,这意味着现在中国增加一倍的人口也装得下。由于规划脱离实际,导致各个新城新区为了招商引资互相压价,结果往往“两败俱伤”。三是出现“空城”“睡城”等现象。“新城热”蔓延,采取举债建设——出让土地——抬高地价的“经营城市”做法,没有相应的产业配套,只有新建住宅这种单一模块,来了人没有就业,不符合市民需要,有悖国际城市演进规律。
城镇化并非“造城运动”。城市发展应该沿着功能区自然蔓延为主,而不是人为规划为主。历史上大部分新城市不是规划形成,而是经济规律发展的结果。2012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占地已达132平方米。而我国1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达140个,10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有6个,据测算,全国进城农村转移人口2.4亿~2.5亿,按照目前这种城市扩张,中国各地将无法满足需要。城镇化离不开产业和人口需求,脱离需求的发展存在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