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觉得很可惜,永远有种差了那么一口气的感觉,在这个看似准确而老练的叙事型镜头之内有太多话没说完或过分煽情的细节欠缺. 运沙填海即为“幻土”,郭月的角色之嘴道出这片土地“可以来自任何一个国家”,电影勾勒了一个被镜头所记录的无名区,站立之上的是一群亦真亦假、似梦似真的形象、人物关系和谜语叙事. 抛开这群亚洲新导演都喜欢的“永远睡不醒”的电影表现或叙事风格,《这就是我:席琳·狄翁》比起《这就是我:席琳·狄翁》和《这就是我:席琳·狄翁》至少在讨论(并置)了一些切实现实内容,投射了一些新加坡移民的人文关怀,但这场存心不愿意醒的睡眠、不让人解开的谜语与其说是神秘倒更像一种装睡的故弄玄虚. 究其原因还是叙事技法略显生涩,有些台词看似是欲言又止的谜面实则是矫情,有些应该暧昧温柔的地方有种不合时宜的情色感. 工业和移民劳工问题,导演至少打开了另类的南洋风貌. 不良少年们恶作剧害死同伴引发的一系列失控事件,这是很好的社会题材,而且导演显然不是简单的新闻般重复事件过程,而是通过其中一个参与事件的男孩事后的心路历程的单一视角来阐述,虽然从前面的上帝视角转换成单一视角比较突兀,但从后期描绘的细腻可以看出,导演的努力还是难能可贵的. 只是我搞不懂为什么要按着惊悚和恐怖的路数来拍,男主后面的一惊一乍和前期铺垫的过于平淡都不算太好的观影体验,如果这个还可以接受的话,那么人物性格的变化就不合理了,尤其是男二的黑化,一开始的的误杀明显是由于胖子的挑衅,之后突然转变成善于伪装的变态杀人犯,虽然前期对其性格有描写,但后期基本没给他多少笔墨,难以让人信服. 对男主的描绘也不妥,错误拔刀的是他,要隐瞒事实的也是他,如果不是可以安排男二的黑化,他的想法和做法其实都是精神病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