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不知从何时开始,让座也成了一件有争议的事。有些人觉得自己也很需要座位,让座不应该成为义务,有些人则认为身为老幼病残,被让座是自己的权利。种种乱象在网络平台上发酵——年轻人未给老人让座,竟遭到老人掌掴及言语辱骂;女子在地铁上自称“老师”强行要求乘客让座,被拒后还指责乘客。有网友评论:“让座是情分,不让座是本分”,甚至有人表示“寒心,以后不愿再主动让座”。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认为,在被强迫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拒绝让座,因为让座这类行为属于美德层面,然而有些人把美德和责任混淆,由此引发冲突。她认为,“美德要遵循自愿原则,且只能用来要求自己,不能用来要求他人”。 《新闻+》记者:让座究竟是美德还是责任? 贾西津: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层面,大家应该清晰地区分二者。简单来说,美德关乎好坏,而责任关乎对错。 任何一种责任,它一定对应着一个权利。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责任是不互相伤害,如果侵害发生,即侵犯了他人的权利,很明显这是错误的行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站出来制止。 谈到美德,我们助人为乐,比如让座、扶老年人过马路,这都是在看到别人有困难时伸出援手的行为,这些行为能够体现出一个人有好的品行、品德。但同时,美德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第一,自愿原则,美德是个人自主选择性的,而非强制性的;第二,美德是用来要求自己的,而不能用来要求他人。比如,有些网友会去谴责一些公众人物,“你这么有钱你怎么不捐”,或者“你怎么捐得这么少”,其实这时候就是你在用自己所看到的单一维度的“好”剥夺了他的选择性,也完全混淆了美德所在领域的原则。 这不会让世界变得更美好,反而会滋生更多的社会问题。 《新闻+》记者:如何应对公共场合由道德引发的冲突? 贾西津:我觉得在被强迫的情况之下,不让座完全没有问题,而且我觉得这个时候说明自己的看法是有利于社会治理的。比如我们可以明确表达:“让座并非我的义务,请注意你的态度。我现在也很累,也很需要这个座位。”这种观念的提出我觉得是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因为这种有理有据的观点表达,恰恰有利于纠正对方的观念。 我们并不鼓励大家只讲善意,因为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大众需要区分什么是权利,什么是美德。有一些人对权利概念的滥用,本身也是对社会善意的消解。 《新闻+》记者:如何看待公共场合所谓的“道德冲突”? 贾西津:我觉得现在有很多这样的事件发生,其实是由于有一些人对权利概念的理解并不清晰。我们现在能够发现并且讨论这些事件,是一件好事,因为大家在讨论的时候其实就是在区分概念,大多数人是可以明辨是非的。 我们希望大家能够树立正确的观念,理解权利和美德,不要基于美德去强制他人。的确,我们发现恰恰是涉及美德的层面时,人们通常会变得特别敏感。比如,老年人上车时会在意年轻人有没有让座,长辈会在意小辈说话时有没有用敬语。我觉得这其实侧面体现出目前大家对美德和权利的认知是不全面的,如果我们能够清楚认知两者的概念,就不会认为自己有权利要求别人美德,反而会对权利之外的领域有更强的包容性。所以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是否能清楚区分权利和品德? 如果每个人都能从自己的角度去体会、谅解,能够和对方同情共感,一定会减少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