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辽太宗之后,世宗、穆宗、景宗三朝也特别喜欢作佛事。如穆宗应历二年(952年),“以生日、饭僧,释系囚。”[9]景宗保宁六年(974年)十二月,“以沙门昭敏为三京诸道僧尼都总管,加兼侍中”[10]。侍中系朝廷命官,属门下省。任命一个僧人兼任行政官员,这在辽朝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可见景宗对佛门的重视,也表明佛教势力在这一时期不断扩大。一般的佛教徒也很受优遇,不仅免除差役,而且可以享用寺院财产。由于皇帝信仰佛教,流风所及,也蔓延到了戚畹贵族、达官显宦之中,他们也都沉湎于佛教中了。
辽代进入中期以后,契丹族统治者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对佛教更感兴趣,不时举行佛事活动。一般平民百姓,因生活困苦,无法解脱,便从佛教中寻求寄托,也纷纷皈依佛门。这样一来,佛教在辽朝传播得就更为广泛了。到了元朝,还有人问儒士出身的官员张德辉:“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11]辽朝灭亡的原因很多,并非只为佞佛,但到了元朝仍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说明佛教在辽朝已是一支举足轻重的势力了。
圣宗当政以后,辽代的佛教进入了全盛时期。因为他全面地接受了汉文化,精通诗赋自不必说,“至于释、道二教,皆洞其旨”[12]。尽管他两教都通,但在信仰上仍偏重佛教。统和二年(984年)九月,他的父亲景宗忌辰时,下诏诸道施行行香、饭僧。所谓饭僧就是给僧徒们提供斋食。统和四年(986年)七月,在上京开龙寺举行了长达一个月的佛事活动,为在同宋朝战争中辽方阵亡的将士祝福,“饭僧万人”[13]。为一万僧侣提供一个月的斋食,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圣宗慷慨解囊,没有丝毫的犹豫。圣宗行幸过许多寺院,每到一座寺院,都给僧侣们提供斋食。圣宗之前,不准私自剃度僧尼,违者治罪,圣宗时曾一度放宽,法禁一开,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圣宗发觉后,赶紧采取补救措施,统和九年(991年)正月,“诏禁私度僧尼”[14],统和十五年(997年)十月,又重申“禁诸山寺毋滥度僧尼”[15]。两次下诏禁止私度僧尼,说明当时伪冒僧尼者为数不少,因而有加以整顿的必要。圣宗重视佛学,当时出现了不少有学问的僧人,如行均撰写的《龙龛手鉴》,就是那时问世的。这是一本为研究佛经而编撰的字书,收字26430余个,注为163170字,为广大僧俗研究佛经提供了方便。对沙门的不良行为,圣宗能加以约束和限制,不准他们为所欲为,他自己也有不为无名寺观题额的决定,以免这些寺院狐假虎威,倚势欺人。当晋国公主建佛寺于南京(北京城西南)时,请求圣宗赐额,圣宗答应了。大臣室昉进谏说:“诏书悉罪无名寺院,今以主请赐额,不唯违前诏,恐此风愈炽。”[16]圣宗认为室昉说得有理,就未为晋国公主所建的佛寺题额。而圣宗齐天皇后却很奢侈,不仅所乘车辇饰以黄金,“又造九龙辂、诸子车,以白金为浮屠,各有巧思”[17]。用白金制造佛塔,未免太过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