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资本逻辑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放任和过度逐利,导致了经济全球化系列问题和“逆全球化”现象兴起。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进一步演变成全球金融风暴、欧债危机,而后“逆全球化”思潮甚嚣尘上。“逆全球化”的标志性事件有: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推动美国优先的贸易保护主义战略,欧洲右翼民粹主义政党不断涌现,并由此引发恐怖主义、极端宗教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等各种问题。虽然这些现象背后有一些政客的推波助澜,但总体来说,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逆全球化”思潮本质上是资本逻辑的一次深刻危机,是对资本逻辑横行霸道的否定与抗议。①
经济全球化有其历史进步性,它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也引发了社会分配不均、贫富悬殊扩大、社会固有矛盾升级等负面影响。其一,国际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利益分配不均。在过去的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在资本、管理、技术等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优势。一些发达国家往往在谈判中采用双重标准,以不公正的方式对待发展中国家。所以,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得以从全球化中受益,但受益最大的还是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和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而发展起劳动密集型工业,并获得了足够的管理和技术知识,但其核心技术水平仍面临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因此发展中国家更容易处于产业链的底端和全球价值链的底端。其二,一国内部的利益分配不平等。研究表明,在1980—2016年,全世界范围内不同收入群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所获得的份额分别为:收入最少的50%人群获得12%,收入居中的40%人群获得31%,收入最高的10%人群获得57%。不论是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中低阶层劳动力的收入都普遍偏低。①总之,经济全球化不仅构建了经济高度交错融合的全球价值链,也把世界经济蛋糕做大了。所以,全球化赢家得到的全部利益要比全球化输家所失去的全部利益多得多。给输家充分的赔偿,变革当前收益分配不均、服务于发达国家跨国资本利益的经济模式,提升经济发展效率,兼顾公平,是解决全球化问题的明智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