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的侵蚀进犯,以及自然灾害影响下,实际上从明末清初开始,关于老虎成群结队、横行出没的记载,开始不断出现在中国各地的地方志上。
以上海为例,根据历代地方志记载,上海共有25次老虎出没记录(元代1次,明代14次,清代10次),其中明朝正统二年(1437年),上海宝山吴淞附近更是老虎成群出没,咬死咬伤多达65人,“有时咆哮啸一声,怒音十里秋风狂”,以致“居民号恸死不辜,哭声夜半干穹苍”。
到了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上海县城附近的金山卫西关,一只老虎更是直接冲进城中,在城里转了一圈之后,“咆哮而去,不知所之”,当时有4名兵勇试图捉捕这只老虎,四人竟然全部被它咬死。
5
尽管南方关于虎患横行的记载不绝于书,但是从明清时期开始,北方的老虎已经开始逐渐减少,乃至消失。
以元末明初小说《水浒传》所记载的武松打虎的景阳冈所在地山东聊城为例,在列为正统史料的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的《兖州府志》之后,就再也见不到“有虎”的记载了。而另一个《水浒传》里著名的老虎出没的地方,李逵怒杀大小一窝四虎的沂州(今山东临沂),至清代康熙十三年(1674年)的《沂州志》之后,对于老虎的记载也消失了。